客家炒茄子 0

簡介

台灣人喜歡在烹調時加入香草,令菜肴充滿獨特的香氣,紫蘇葉便是台灣人最常用的一種香草,它的異香從入鍋起,始終繚繞在每個人的鼻腔中,與金絲般乾貝的加盟使這道簡單的炒茄子變得格外令人期待,所有的問題在入口那一刻而得到了圓滿的答案。熱量標註:此菜熱量為100千卡/人

原料

茄子 3根(約400g),紫蘇葉 20g,乾貝 30g,大蒜 3瓣,老薑 1塊(約5g),白砂糖 1湯匙(15g),鹽 1茶匙(5g),醬油 2湯匙(30ml),油 400ml(實耗20ml),廣東米酒 1湯匙(15ml),雞精 1茶匙(5g)

步驟

長茄子洗凈,去除蒂柄,切成5cm長、1cm粗的小條。乾貝用熱水中浸泡30分鐘,待完全泡發後用手拆成細絲,再充分瀝干水分。 大蒜切碎。老薑削去外皮切末。紫蘇葉擇去較粗的枝莖,保留上端較嫩的葉子,洗凈待用。 中火燒熱鍋中的油,待燒至五成熱時(用手背置油鍋上方可感到有熱氣上升),將茄子條放入,大火炸制約2分鐘,待茄子稍軟後撈出瀝干油分待用。 再將乾貝絲放入油鍋中,改用小火慢慢炸製成金黃色,後撈出用廚房用紙吸干油分。 炒鍋中留底油,改大火燒熱後放入紫蘇葉、薑末和蒜碎爆香,將炸好的茄子條放入鍋中,調入廣東米酒、鹽、雞精、醬油和白砂糖翻炒均勻。 最後出鍋前放入炸好的乾貝絲,拌炒數下即可。

小技巧

乾貝用油炸後金黃焦脆很好吃,但炸之前一定要充分擠干吸干水分,避免入油鍋後,油星四濺,傷到手臂。 如果不喜歡吃乾貝,還可替換成豬肉餡,來增加菜肴的「肉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