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鬆(手炒版)

簡介

肉鬆,肉不松如何叫肉鬆. 手是最靈活的工具,用手抓著肉絲可以搓,可以揉,能最大程度的將肉絲揉散;而且手能感受肉絲的溫度和濕度,可以及時調整火候。 用手炒制的肉鬆有兒時的味道,懷念ing。

原料

瘦肉 500g, 鹽 少許, 料酒 少許, 醬油 少許, 辣椒 1個, 茴香 4個, 桂皮 1塊, 生薑 1小塊

步驟

1豬瘦肉500g。 (本次選用了豬腰肉,個人比較喜歡腰肉的細膩)

2去掉肉上的筋膜,並切成約1寸寬。 (切的時候最好垂直肌肉纖維,更容易炒散)

3開水燒開,將切好的肉放入焯水。(在水裡加了點鹽,料酒;並額外加了三調羹白酒) 註:料酒用的是花雕

4在高壓鍋里注入開水,滿過肉塊約1寸,放入辣椒、茴香、桂皮、生薑;並倒入適量鹽、生抽、老抽、料酒以及一點糖;加蓋燉1~2小時。 (調料及用量根據個人喜好調整)

5撈出肉塊並濾出湯汁,放入鍋中大火收汁後撈出肉塊。 (主要是為了肉塊更入味; 收汁注意火候,肉塊不能焦糊; 收汁剩下的湯汁可以拌飯或煮麵,味道敢敢的)

6將肉塊放入袋子中,敲、拍、揉、搓,將肉塊弄成散絲。 (越散越好,不需要刻意用手去撕,基本上一壓一搓就散了)

7在鍋中放入食用油約15g,加熱至5成熟時,將肉倒入鍋中翻炒,並關掉火源。 (鍋加熱後燙手,所以先關掉火源暫時先用筷子或鏟子翻炒)

8待翻炒至鍋的溫度下降到手可以承受的溫度後,打開火源並調至最小,用兩隻手抓著肉絲翻炒,直至出鍋。 (用兩隻手將肉絲抓離鍋底約20公分,幾個手指揉搓著將肉絲散回鍋中,如此反覆) 用手最大的好處是能搓散肉絲,而且能感受肉絲的溫度和濕度,及時調整火候。 【注意燙手】,我前後共翻炒了50分鐘,手指被燙了3、5次。翻炒時,手指抓著肉絲往上提即可,頂多指尖接觸鍋底,小心小心,可以調節火候避免燙傷。

9肉絲乾燥後即是肉鬆了,等肉鬆涼掉後裝瓶即可。


相關菜譜

  • 肉鬆(炒)
  • 手擀肉鬆麵包
  • 手制雞肉鬆
  • 肉鬆–烤箱版
  • 炒鍋版肉鬆
  • 肉鬆炒冬瓜
  • 豆角炒肉鬆
  • 麵包機版肉鬆
  • 麵包機版肉鬆
  • 肉鬆(麵包機版)
  • 麵包機版肉鬆
  • 麵包機版--肉鬆
  • 自製寶寶版肉鬆
  • 麵包機版肉鬆
  • 微波爐版豆芽肉鬆
  • 肉鬆(麵包機版)
  • 麵包機版肉鬆
  • 麵包機版肉鬆
  • 家庭版肉鬆毛毛蟲
  • 肉鬆(麵包機版)
  • 豆渣版素肉鬆
  • 香蔥肉鬆手撕包
  • 紅腸肉鬆手握卷
  • 芝士肉鬆手撕麵包
  • 肉鬆小餐包(手揉)
  • 辣肉鬆沙拉手撕麵包
  • 手撕千層肉鬆麵包
  • 肉鬆肉鬆
  • 素肉鬆(炒豆渣)
  • 素肉鬆-炒豆渣
  • 減脂版雞肉鬆
  • 自製肉鬆(超級簡易版)
  • 芝麻肉鬆(麵包機版)
  • 自製肉鬆(果語版)
  • 寶寶肉鬆(無添加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