薑絲排叉

簡介

從其名就可知道,它原料中有鮮姜,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。據《天橋小吃》作者張次溪先生說:「舊天橋有專門賣小炸食的店家,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,用草紙包裝,加上紅商標,時過年送禮的蒲包,又是小孩的玩物。」對這種小炸食前人還有詩稱讚說:「全憑手藝制將來,具體面微哄小孩。錦匣蒲包裝飾好,玲瓏巧小見奇才。」過去天橋賣這類小炸食的還要吆喝:「買一包,饒一包,江西臘來,臘秦椒。大爺吃了會撂跤,撂官跤,跛子跛腳大箍腰。大麻花,碎排叉,十樣錦的花,一大一包的炸排叉。」小孩聽到了,多喜歡去買。

原料

鮮姜,麵粉,明礬末,涼水,細澱粉面,油,白糖,飴糖,桂花

步驟

1.鮮姜去皮跺成細末,麵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礬末,一起放入盆中,用涼水和成麵糰。 2.還有一種方 法 是用水和面,放到軋面機上軋五六次,直軋到薄片均勻光滑,然後在薄片上撒上細澱粉面,疊起合成長條後,用刀切成寬為2厘米、長5厘米的排叉條,將兩小片疊到一起,中間順切三刀,散開成單片套翻在一起,用溫油炸。 3.將炸好的排叉過蜜,過蜜的方法是用鮮姜去皮切成細絲,用水把薑絲熬開後撈出薑絲,放入白糖,開鍋後放飴糖、桂花,繼續熬開後移小火上,將炸得的排叉入薑絲熬出的桂花飴糖中過蜜。

小技巧

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,有酥、甜、香的特點,食用時有姜味。南城「南來順」的薑絲排叉1997年被評為「北京名小吃」,同年又獲「中華名小吃」稱號。 還有一種帶鹹味的排叉,原料為面麵粉、蘇打和鹽,也用油炸,做法與薑絲排叉一樣,不同的是它不過蜜,有酥、脆、味微鹹的特點,愛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當下酒菜用。


相關菜譜

  • 薑汁排叉
  • 排叉
  • 排叉
  • 炸排叉
  • 炸排叉
  • 芝麻排叉
  • 芝麻排叉
  • 酥脆排叉
  • 叉燒烤仔排
  • 燕翅排叉
  • 香酥排叉
  • 叉燒魚排
  • 酥脆的排叉
  • 絲絲愛叉燒
  • 可樂薑絲
  • 薑絲炒麵
  • 薑絲穿心蓮
  • 姜鴨絲
  • 薑絲豬肉
  • 薑絲絲瓜
  • 薑絲大腸
  • 椰絲排
  • 椰絲排
  • 春節特輯| 芝麻排叉
  • 蜜汁叉燒烤排
  • 叉燒姜蔥撈麵
  • 薑絲炒螃蟹
  • 涼拌薑絲菠菜
  • 檸檬薑絲茶
  • 薑絲玉米羹
  • 薑絲炒肉
  • 薑絲炒瓜
  • 薑絲炒肉
  • 涼拌子薑絲
  • 薑絲炒肉